首页 >> 资讯 >

天天观速讯丨【援外纪事】重症监护室条件简陋 河南医生在埃塞借助手电筒救患儿一命

2023-05-19 00:16:0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 )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刘喆是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4批医疗队的麻醉科医生,目前在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提露内丝—北京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刚进驻医院的第二天深夜,还在交接工作且有高原反应并在调整时差时,刘喆突然接到受援医院的求助电话:一名10月龄女婴,高热7天,感染性休克,病情危重,提露内丝—北京医院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多次尝试为其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均未能成功,只好选择骨髓腔内输液暂时维持病情,紧急求助中国医疗队。

在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3批医疗队队长张志韧和第24批医疗队队长陈召起的协调下,刘喆和第24批医疗队重症医学科医生曹烨同及第23批医疗队麻醉科医生赵勇辉紧急前往医院,联手施救。由于PICU为新成立的科室,抢救设备不够齐全,再加上当时电力供应不足,他们就在打着手电筒增加照明的情况下为患儿进行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随后又投入到患儿的抢救工作中,抢救结束时已是当地时间第二天凌晨1点(北京时间早晨6点)。

“患儿能脱离险境是我们最大的欣慰,这也是我们中国医疗队深耕非洲这片土地的初心和使命。”刘喆说。

在随后的两周里,他们接连参与抢救了5名新生儿和低龄儿童。让刘喆记忆深刻的是4月26日,一名出生40天、体重4.5千克的男婴因呼吸困难急需气管插管。接到任务后,刘喆提起插管箱急速奔向PICU病房,由于患儿年纪小且上呼吸道充满黏液,声门暴露困难,危急时刻只能选择盲探气管插管,难度非常大。最终在队友的协助下,盲探插管一次成功,患儿很快脱离危险。

“对于低龄、低体重新生儿的急救在国内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操作,耽误分秒都会有严重的后果,很庆幸在队长的鼓励、队友的协作下每次都能度过难关。”刘喆说。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