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活化资源、文旅转型,肇庆这个林场走出“新路子”!|天天时快讯

2023-03-10 09:52:45 来源:百家号

从一片荒芜发展成绿树成荫的林场,

封开江口街道国合六角林场


(资料图)

已走过60多年的岁月,

默默守护着一方生态。

如今,这里已经蜕变成森林康养基地,

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封开县成功将老旧林场“活化”,

走出了一条国有林场

改革转型的特色发展之路。

△六角泉森林康养基地。图源 封开发布

从“林场”到“景区”

六角泉森林康养基地位于

封开县江口街道扶来村,

距离广佛肇高速

封开西出口约4公里,交通便利。

△图源 封开发布

进入六角泉,

用沥青铺设的彩虹道,

从景区入口延伸至景区深处。

在景区服务中心一带,

昔日的林场宿舍被改造成了民宿,

民宿配以木制装修,古朴又典雅。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

民宿订房基本爆满,

游客多来自相邻的广西梧州

和珠三角地区。

△图源 封开发布

很多游客携家带口前来游玩,

他们或徒步登山,

或在游乐场游玩,

或开山地越野车穿越丛林,

享受着绿色康养的生态景区。

游客

听说封开新增旅游景点,我们骑车过来尝鲜。我们发现了这个宝藏景区,这里可以徒步、骑行,还有民宿、餐饮和很多可游玩的设施,以后会经常过来游玩的。

自林场改造成景区,并于2022年国庆期间正式开放至今,已吸引近20万人次游客前来游玩,旅游收入约40万元,成为封开县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文旅转型 释放活力

六角泉在改造前,

为占地面积约2万多亩的国有林场。

20世纪90年代末,

林场因效益不佳,

经营举步维艰,

面临无人管理的问题。

△图源 封开发布

封开县破局盘活,

让林场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打破固有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基地,

留住并用好“绿水青山”。

△观鹤亭。图源 封开发布

2020年,江口街道响应

封开县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打造旅游强县的号召,

着手对六角林场重新规划,

打造六角泉森林康养基地。

江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韦尚

原有的林场以种植、伐木、加工为盈利模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但林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非常适合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森林康养基地。

江口街道选派人才进驻林场,

主导六角泉规划和建设,

带领林场原有职工转变思路,

将林场打造成集森林康养、

研学、运动等旅游元素于一体的

游乐康养基地。

△图源 封开发布

根据《封开县

六角泉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

六角泉将规划呈现

“一带一心五片区”的特点,

共分为入口服务区、

康养体验区、森林运动区、

森林医学区和林下南药培育区五个功能区。

△图源 封开发布

目前,

已初步建成森林广场、研学长廊、

森林营地、山泉泳池、南药溪谷、

星空民宿等主要景点。

此外,景区还在开发

文旅内涵丰富的团建活动和

老年人森林康养的研学课程。

协同带动产业链发展

六角泉的成功转型,

也被作为扎实推进

文旅名城建设成效之一,

写入了肇庆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肇庆山脉连绵,绿意盎然。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六角泉集游玩、住宿、

饮食、休闲等功能为一体,

是对贺江碧道画廊景区的有效优势补充,

串起了沿途众多的小景点,

真正让游客“喜欢来”“留得住”。

△图源 封开发布

江口街道扶来村依江临岸,

旅游资源丰富,

已形成了房车露营基地、

水上娱乐项目、游船码头等项目。

在六角泉的带动下,

利用村内废旧建筑物开发而成的

新年咀帐篷民宿项目也逐步建成开业。

△廖文奕 摄

进入江口街道台洞村,

相迎的是花塘基地、台洞湿地公园、

励志碧道公园、励志新村党建公园等,

再往前,一路可至大洲镇

两广源流博物馆、风水间特色民宿等景点,

分布众多、疏密有致,

美丽的碧道画廊景区

吸引着众多游客不断前来。

△廖文奕 摄

江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韦尚

如何将单一的旅游资源变得更立体,六角泉的诞生,很好地解决了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丰富了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填补了封开县森林康养的空白。

下一步,

封开县将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

进一步推动形成新的协同产业链,

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服务业、

商业、农业等多元发展,

以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来 源: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编 辑:廖文奕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

返回顶部